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書城自編碼: 36399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蒋平,张继华,王正惠 等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8434350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8.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售價:HK$ 81.6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售價:HK$ 32.2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售價:HK$ 81.6
春日喜你
《 春日喜你 》

售價:HK$ 55.0
我们八月见
《 我们八月见 》

售價:HK$ 46.0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东线炼狱 : 德国反坦克兵的东线日记 : 1941—1942 》

售價:HK$ 94.2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售價:HK$ 127.4
东京札记
《 东京札记 》

售價:HK$ 151.0

 

編輯推薦:
本研究另辟蹊径,力求在如下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研究思路上的创新。以“政府—市场—高校”互动关系和政策运行为突破口,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高校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导入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构建四川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与长效改革体制机制,彰显西部特色。第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综合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及政策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系统性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以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案例丰富本研究的经验性资料,使其具有参考性与借鉴性。第三,研究范式上的创新。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的范式以及符号互动的范式对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高校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实地研究获取教育政策运行的有关资料,然后对政府行为进行解释和批判性的分析,进而构建新的教育政策理论。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逻辑起点,以政府行为及政策运行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政府—市场—高校”的作用机理、特征与方式为分析框架,以部分地方高校转型的实证研究为支撑,以优化政策执行实效为目标指向,重点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政府行为和高校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作用机理、内容方式、评价标准,以及考察政策运行的成效、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为其他同类高校提供经验参考与借鉴,为政府提供政策决策咨询。
關於作者:
蒋平,男,汉族,1979年12月生,四川南充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四川师范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初中校长任职资格等“国培计划”项目入库培训专家。
目錄
第一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的背景意义
一、本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意义
二、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价值意义
第二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中的“破产说”
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中“破产说”之源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中“破产说”之驳
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中“破产说”之策
第三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中的人才培养之惑
一、“钱学森之问”:拨响时代发展最强音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校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三、求解“钱学森之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
第四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就业压力与出路
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压力分析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导向解读
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实施的有效路径
第五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中的思想指引
一、“以人为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二、“全面发展”和 “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战略方针
第六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政策问题建构:教育舆情探寻英国高校学费问题之症结
二、政策环境诊断:教育舆情揭示学费改革政策面临的情势
三、纳入政策议程:教育舆情启动政策变革综合因素的考察
四、开启政策行动:教育舆情奠定政策建议实施的理论机制
五、英国高等教育政策之启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何去何从
第七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导向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
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践构想
第八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放管服机制构建
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放管服的相关理论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放管服存在的问题表征
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放管服机制的构建策略
第九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内在理论:知识生产方式与大学模式变迁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基本依据:面临现实问题与国家政策导向
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人才培养
第十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三重螺旋模式的改革探索
一、三重螺旋模式理论形成的内在逻辑:政府、高校与市场的权力博弈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的政策指向:三角协调关系变化中利益共谋
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的实践构想:三重螺旋模式下的改革探索
第十一章 地方普?本科院校创建区域性联盟大学的设想
一、创建西部城市区域性联盟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
二、创建西部城市区域性联盟大学的教育政策指向
三、创建西部城市区域性联盟大学的案例经验借鉴
四、创建西部城市区域性联盟大学的实践构想
第十二章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学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大学分类体系中“教学型”的科学定位
二、“教学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大学教师身份角色
三、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中“教学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构想
第十三章 地方师范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师资格考试的利与弊
一、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政策对师范生培养的促进功能
二、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政策对师范生培养的消极影响
三、地方师范本科院校回归师范教育的初心使命
內容試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公布实施,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为了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部分老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一方面通过提升办学层次,积极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冲刺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另一方面向应用型转变,新建新办二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二级学院、学科专业向应用型转变,扩大应用型本科专业和专业硕士学位比例。部分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摘掉原来学科专业命名学校名称的“帽子”,更名转变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并力争成功申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独立学院依据《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逐步脱离“母体大学”,按照“能转尽转、能转快转,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分类指导、因校施策”的工作思路,独立转设为公办或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或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公办或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高专院校不遗余力地争取“专升本”的机会,以各种更名升格方式,摘掉“专科”的帽子,或是依托本科院校试点联办“本科专业”,或是直接探索实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实现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

综上,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涉及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本研究按照理论依据、政策导向和实践探索的逻辑关系,由教育现象入手引入理论依据,收集和描述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导向,聚焦于系统性、分类化转型发展问题,以国际化视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模式,选取我国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形成初步的经验概括,然后再引入“知识转型”和“三重螺旋模式”等相关理论,用已有的理论或抽象提炼的本土化概念对政策导向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解释,揭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改进、修正已有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为同类高校提供经验参考与借鉴,为政府提供政策决策咨询。

一、“以人为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以人为本,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和本质。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一切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又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举措。那么,高等教育发展如何融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以?人才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切实落实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此,必须做到:一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实行校务公开、民主治校,充分发挥校、院(系)教代会的作用;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挥校、院学术机构(教授委员会等)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与学术有关工作上的决策权;三是始终把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建设的核心,既要加强师德教育,引入竞争、激励、淘汰机制,又要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关心教师的业务进修,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住房和生活环境,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到实处。[卢铁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教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5(8):1-4.]

(二)以“育人为本”,实现大学生主体地位
青年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体,育人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高校人才培养“以人为本”,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以“育人为本”。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转变,从以道德和政策管理为主向依法管理和以德管理相结合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杜娟,曾冬梅.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高教论坛,2007(1):125-128.
]树立以“育人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是解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出发点的问题,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灵魂问题。为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必须确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 ,既要把学生造就成能适应社会需要和就业需要之“才”,又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创造力、活动能力与道德素质协调发展之“人”。
其二,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等学校,学生是主体。高校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育人为本这一个工作价值目标上来。
其三,必须把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利益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把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前,要着力解决毕业生就业、资助贫困学生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其四,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高等学校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愿望和要求,把学生工作目标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目标,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实现学生工作由对学生的刚性管理转变到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由对学生的“包办管理”转变到“参与式”管理,由对学生的共性管理转变到学生的个性管理上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