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7.0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1.8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12.7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3.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9.7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1.8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102.4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80.3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扎实、审慎的研究著作,清晰地阐明了罗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维尔苏斯基对罗马自由观念的考察,实际上也是对罗马共和制的系统分析,全书讨论了如元老院、保民官、平民大会、土地法、投票法、元老院终极决议等诸多具体的制度设计,对于罗马政治史和政治哲学的研究者而言都具有吸引力。
|
內容簡介: |
著名历史学家维尔苏斯基从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和文本出发,探查当时的罗马人如何理解自由。在罗马的语境中,自由首先是奴隶身份的对立面,自由也不是一种天赋权利,而是罗马法律所赋予的公民权利的总和。全书涵盖了从格拉古兄弟到图拉真皇帝大约两百年间的社会变革,试图追溯罗马政治领域中“自由”作为一种观念的本质与效力。维尔苏斯基对罗马自由观念的考察,实际上也是对罗马共和制的系统分析。因为在罗马人看来,优良的制度才是确立和维持自由的工具,是“自由的堡垒”。
本书最初是维尔苏斯基1946年在剑桥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后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德语、法语等版本,影响深远。
|
關於作者: |
维尔苏斯基(CH. Wirszubski,1915—1977),历史学家。出生于立陶宛,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1933年前后移居耶路撒冷,1948年起任教于希伯来大学,主要讲授古典学。早期致力于研究罗马古代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主要学术成果还包括将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翻译为希伯来语,为希伯来语版的塔西佗《编年史》撰写导论等。晚年专注于犹太教神秘主义哲学卡巴拉,尤其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神秘主义哲学家皮科进行了深入研究。
何涛,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当代政治思潮的研究工作,译有《加尔文与现代政治的基础》等。
|
目錄:
|
译者前言
序 言
绪 论
第一章 自由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内斗:贵族派与平民派
第三章 传统政体的衰落
第四章 奥古斯都元首制与自由的关系
第五章 元首制与自由:两个长期不能并存之物
参考文献
索 引
|
內容試閱: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是一部关于罗马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的经典著作。该书作者哈依姆·维尔苏斯基(Chaim Wirszubski,1915—1977),中国读者可能比较陌生,这里有必要对他的生平与著作进行简要介绍。
维尔苏斯基是一名犹太人,1915年出生在今天立陶宛的维尔纽斯。1933年前后,他移居到巴勒斯坦地区生活、学习。后来在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资助下,维尔苏斯基前往剑桥大学攻 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任教,主要讲授古典学。维尔苏斯基的主要学术成果是将斯宾诺莎的名著《神学政治论》翻译为希伯来语,并且添加了详细的注释,他还 为希伯来语版的塔西佗《编年史》撰写了导论。晚年的维尔苏斯基专注于犹太教神秘主义哲学卡巴拉,尤其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传奇人物、神秘主义哲学家皮科·米兰多拉(Pico della Mirandola,1463—1494)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关于皮科的遗作在1989年出版,受到该领域学者的广泛赞誉。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最初是维尔苏斯基1946年在剑桥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经过略微增改后,于195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虽然作者曾在序言中谦虚地表示,自己作为非英语母语的研究者存在诸多不便,但实际上他的文笔非常清晰典雅。而通晓多门语言这一优势又使他可以直接阅读和征引包括诗歌、戏剧、铭文在内的大量拉丁语和古希腊语文献。该书出版之后旋即成为罗马政治思想与制度研究领域的经典,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德语、法语,影响深远。仅举一例,剑桥学派的思想史与共和主义研究大师昆廷·斯金纳的名著《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其中对罗马自由观的论述主要参考的就是维尔苏斯基的著作。
自由,无疑是西方历史上最重要,同时也是被误解最多、争论最多的观念。当代的自由支持者和批评者为了论辩的目的,常常试图挖掘自由在古典时期的内涵与特质。但其中许多研究,又难免犯下了用今天的视角来“刻舟求剑”的错误。维尔苏斯基这本经典之作的优点,恰恰在于尽最大可能悬置现代人的偏见,完全从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和文本出发,探查当时的罗马人究竟如何理解自由。至于我们现代人是喜欢还是反感这种自由,则属于另外一回事了。
于是,他条分缕析地向我们阐明,罗马人认为自由首先是一种公民身份,也就是奴隶身份的对立面。自由绝非一种天赋权利,而是罗马法律所赋予的公民权利的总和。自由是主张自己应有之物的权利,也是尊重他人所有之物的义务。自由与放纵完全不同,只有在法治的前提之下,人们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正如西塞罗的名言所说——“为了可能得到自由,我们只能做法律的奴仆”。而要实现真正的法治,既要有强大的权力在必要时执行法律,又要能有效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于是,罗马人的自由最终依赖的是一种建立在人民、官员与元老院三者之间恰当分配权力的机制,即共和制。维尔苏斯基对罗马自由观念的考察,实际上也是对罗马共和制的系统分析。他细致分析了元老院、保民官、平民大会、土地法、投票法、元老院终极决议、非常规权力等具体的制度设计。因为在罗马人看来,优良的制度才是确立和维持自由的工具,是“自由的堡垒”。
自由随着共和制的建立而产生,最终也随着共和制的衰落而消亡。维尔苏斯基这本书的另一个主题就是从宪制变迁的角度,考察罗马人失去自由的过程与原因。其中的关键阶段,正是从共和制末期到元首制初期。在他看来,这一时期的一些贵族为了追求所谓的高人一等的尊严,不惜用破坏传统共和制的手段来相互争斗,结果让罗马陷入了持续的动荡直至恐怖的内战。当罗马人民最终发现古老的共和制难以恢复法律与秩序时,他们转向求助掌握所有权力的元首来实现持久的和平。维尔苏斯基在结尾部分用冷峻的笔触告诉我们,虽然元首们表面上也常常尊重甚至称赞自由,但由于作为自由之基础的法治实际上已经被元首的意志取代了,因此这时的自由只是一种随时可以撤回的恩赐,失去了它的本质属性。也正是到了这个时期,罗马社会才流行起了斯多葛主义式的对自由的新理解——个人的自由意志与直面痛苦的勇气。
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罗马史专家邢义田先生,曾选译了该书的第一章,将它作为一份特殊礼物,恭贺其恩师林毓生先生七十寿诞,一时间传为学界佳话。该译文 2005年以《古代罗马政治概念中的自由》为题,收入丘慧芬先生主编、允晨文化出版的《自由主义与人文传统:林毓生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让中文读者终得一瞥维尔苏斯基研究的精华。
然而,这样一本经典著作长期以来未能被完整引入中文学界,着实令人遗憾。幸得三联书店与北京大学李猛老师慧眼识珠,精心策划“现代世界”丛书并将其收入。天津师范大学刘训练教授热情推荐我承担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又承蒙好友山东大学张新刚教授指点多处古希腊语引文。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熊莹老师针对书中引用的拉丁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翻译建议。责任编辑王晨晨老师的高效与细心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最后,因本人学力所限,译文肯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学界同人和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何 涛
2023 年秋于京西寓所
|
|